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重点工作

市城市管理委2021年重要民生实事项目及市政府工作报告重点任务完成情况

日期: 2021-12-15 15:27
字体大小 |打印


2021年重要民生实事项目完成情况


任务表述                    

全年完成情况                    


20.持续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新建和改造提升600座活垃圾分类驿站,促进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                    

印发《关于加强本市大件垃圾处理的指导意见》,建立大件垃圾分类工作机制,完成600座生活垃圾分类驿站建设任务,全市累计建成分类驿站2095座。                    

21.深化文明城区创建,继续开展背街小巷环境精细化整治提升,围绕“十无五好”加大街巷整治创建力度,在城六区和通州区打造200条精品街巷,改善群众身边居住环境。                    

2021年2月18日召开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暨背街小巷环境精细化整治提升动员部署大会,并印发《2021年背街小巷环境精细化整治提升工作实施方案》,围绕“十无五好”标准,按照“一街一策”开展环境整治提升工作。全市完成1385条背街小巷环境精细化整治提升,城六区及通州区200条精品街巷已完工,进一步改善街巷环境面貌,提升了人居环境品质。                    

24.补建80条无灯路段路灯,解决市民群众夜晚出行照明问题。                    


80条无灯路建设任务已全部亮灯。一是按照职责划分将任务下达各区,落实无灯路路灯建设主体责任,明确目标任务、进度安排和政策措施。二是组织各区、各相关单位全面排查“有路无灯”问题,将全市存量问题及相应解决计划以区为单位建立台账。三是采取全面促进、重点督导的方式推进落实,及时协调解决疑难问题,确保按期优质完成建设任务。                    


2021年市政府工作报告重点任务进展情况

 

序号

任务表述及承办处室

全年完成情况

1

83.建设标准化的城市基础信息编码体系,打造“时空一张图”数字底座。统筹开展全市智能化监测感知终端的建设管理,试点推进智慧杆塔等城市感知底座建设,联网整合视频感知设备,加快形成万物互联的城市大脑感知网络。

推进城市管理大数据平台建设,开展城市智能化监测感知调研。“北京市网格化城市管理平台申报书”已提交市经济信息化局进行前置技术评审;“北京市城市管理大数据平台建设方案”与“北京市网格化城市管理平台建设方案”已于3月15日提请市政府专题审议。8月4日,已向主管市领导汇报了城市运行(电、气、热)感知体系建设方案,并按照要求对方案进一步修改完善,形成了《北京市城市运行感知体系建设方案》。已征求相关部门意见,已提请市政府专题会审议。

2

84.完善市级大数据平台,以城市事件为牵引,统筹管理网格,统一城市运行事项清单,在城市管理、应急指挥、综合执法等领域,构建市、区、街、居四级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应用体系。

城市管理大数据平台和网格化城市管理平台建设方案经市政府专题会审议通过。完成了与空间操作系统、北京市综合办公平台2.0的对接工作,对两个方案进行了完善,正在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技术评审。市经济和信息化局计划11月底前完成两个平台方案技术评审,出具审查意见函。下一步按照“一网统管”的要求,以网格化城市管理平台为基础,统一城市运行事项,推进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建设。

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大数据平台主体功能基本搭建完成,综合巡查系统268个检查单全面上线应用,覆盖全部执法职权,简易处罚、指挥调度、督察督办等功能开展试用,其他相关功能正在调试。完成市级平台机房改造、指挥中心功能区建设等工作,推进市区街三级视频指挥调度功能建设,实现对一线执法人员的视频指挥调度。

3

86.启动教育、医疗行业云建设,支持在线疾病咨询、远程诊疗、云课堂等新模式,发展智慧交通、智慧市政、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养老、智慧旅游、智慧广电。

组织相关单位成立了智能化供热工作专班,开展了全面普查,形成了《北京市推进智能化供热综合工作方案》待市政府专题会议审议。目前,已开展了试点示范项目收集汇总工作,并起草了相关标准。

4

87.大力推广居民室内水、电、气、热的智能化调节,推广智能缴费。解决好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的“数字鸿沟”问题。

组织相关单位成立了智能化供热工作专班,通过线上线下调研对我市已备案供热单位的设施和管理情况开展了全面普查,确定了智能化供热改造技术路线,测算了改造投资,提出了改造补助政策,完成《北京市推进智能化供热综合工作方案》的编制工作,征求相关部门意见后,已报请市政府专题会议审议,并按市领导意见修改完善后,再次报请市政府专题会审议。征集梳理了2021年试点示范项目,对项目实施进行了培训,提出改造要求,组织实施单位落实改造计划,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并已部署实施项目的采暖季保障工作。

5

90.分类推进背街小巷环境精细化整治提升,打造200条精品街巷。

200条精品街巷全部完工(东城50条、西城50条、通州10条、朝阳30条、海淀30条、丰台20条、石景山10条),进一步改善了群众身边环境。

6

106.落实首都功能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行动计划,编制建筑高度管控、中轴线申遗等专项规划,强化长安街沿线、天安门广场及周边等重点地区环境整治。

2021年2月1日,印发《2021年背街小巷环境精细化整治提升工作实施方案》并组织相关单位抓好落实2月18日召开的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暨背街小巷环境精细化整治提升动员部署大会对相关工作进行了部署。1月至6月底开展长安街(国贸桥—新兴桥段)沿线市容景观日常巡查,并组织属地政府及权属单位就发现问题完成整改;完成东单体育中心建筑物外立面整治提升,以及西单文化广场环境整治提升任务。

7

138.推进能源结构调整和交通、建筑等重点领域节能,提高绿色能源比重。执行第五步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根据我市双碳工作要求,调整了北京市十四五时期供热发展建设规划内容(涵盖了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供热发展安排),完成了与各相关规划的对接工作,形成了报批稿(征求意见稿),先后两次征求了相关委办局意见,并进行修改完善,目前已形成报批稿。

8

141.严格落实全域全过程扬尘管控,用好智能化扬尘视频监管平台,提升各类道路清扫保洁水平,动态监管各类裸地,有效管控渣土车遗撒,力争实现降尘量继续下降。

一是制定部署全年执法工作方案。严格落实施工工地“六个百分百”扬尘防治要求,截至目前共查处施工类违法行为27454起;对施工工地开展视频巡查67515次,发现并调度整改问题294起。

二是提高道路清扫保洁标准,推动机械化作业向背街小巷延伸。修订了《城市道路清扫保洁质量与作业要求》,扩大“冲扫洗收”新工艺作业面积,城市道路新工艺作业率94%以上。积极推广背街小巷机械化作业,提高作业效率,2058条背街小巷机械化作业率达到99%。

三是扩大道路尘土残存量检测范围。完善市级道路尘土残存量监督检查制度,将城市道路检测扩大到二级道路范围,指导各区开展道路尘土残存量自测,监测情况每月上报。2021年1-9月,监测1008条一级路、348条二级路,一级路检测均值10.5克/平方米,二级路检测均值19克/平方米;各区开展了区级监测,市、区两级监测体系基本建立。

四是开展建筑垃圾违规运输专项整治行动。印发了《建筑垃圾违规运输专项整治方案》,以重点区域、重点点位、重点道路为核心,联合多部门打击违法运输消纳行为,委托第三方收集夜间违规运输线索。截至10月底,召开多部门联席会议10次,督导检查38次,开展联合执法1627次,移送违规线索4144处,核实处理3742处,查处道路泄露遗撒违规行为11795起,打掉“黑消纳场”10处。截至目前,全市建筑垃圾准运车辆15838部,比2020年底提高近30%。

 

9

154.开展网格化城市管理分级分类试点,优化问题处置流程,推动设施“二维码”与网格化管理系统对接,强化街区精细化管理。

网格办、景观处共同推进“二维码”与网格化管理系统对接试点工作,多次组织召开专题会进行研究。5月印发《公共设施二维码管理系统与网格管理平台对接试点工作方案》,在东、西城开展试点,完成1.7万余件公共设施“二维码”与网格部件的现场核实比对,并完成网格平台和公共设施“二维码”管理系统工作标准、流程和技术调整要求的对接和联调联试,实现公共设施部件问题快速发现、快速处置的闭环管理。

开展网格化城市管理分级分类试点,拟在长安街国贸桥至新兴桥之间试行,在调研东城、西城、朝阳、海淀等区基础上,制定《关于开展网格化城市管理分级分类试点工作的通知》,目前正在向各区征求意见,下一步修改完善后正式印发。

 

10

155.深入实施生活垃圾管理和物业管理条例,以居民家庭和社会单位为重点,持续深化生活垃圾分类减量,探索实行非居民垃圾投放计量收费管理,新建提升生活垃圾分类驿站600座,大力推进可回收物体系规范升级,促进垃圾分类和资源回收“两网融合”。

1.市生活垃圾分类推进工作指挥部定期调度,研究解决重点难点工作和突出问题,保持全市生活垃圾分类推进力度。2021年以来,市指挥部已召开调度会和专题会等各类会议共76次,印发工作简报39期,对各区开展垃圾分类月度检查考核共10次,对排名靠后的区进行约谈8次,累计16区次。

2.印发了《北京市非居民厨余垃圾计量收费管理实施方案》(京管发〔2021〕18号)、《关于调整本市非居民厨余垃圾处理费有关事项的通知》(京发改〔2021〕1277号)、《关于加强本市非居民厨余垃圾计量收费管理工作的通知》(京管发〔2021〕19号)等三个非居民厨余垃圾计量收费政策文件,计量收费工作已于9月30日正式实施。

3.印发了《关于加强本市可回收物体系建设的意见》(京管发〔2021〕1号)、《北京市可回收物指导目录》(市垃圾分类指办〔2021〕1号)、《关于加强本市大件垃圾处理的指导意见》(市垃圾分类指办〔2021〕57号)等政策文件,持续推进可回收物“点-站-中心”三级体系建设,加快“两网融合”步伐。目前,600座生活垃圾分类驿站新建提升工作已完成,全市累计建成分类驿站2095座。

4.印发了《关于开展月度市民反映生活垃圾分类问题前20名街道(乡镇)治理工作的通知》,每月通报垃圾分类居民诉求数量前20名的街道(乡镇),挂牌督办。指导各区有效整改,找准问题根源,并将整改结果纳入区级生活垃圾分类月度考核。2021年已开展完成9个月度通报治理工作,共涉及15个区90个街道(乡镇),解决问题诉求10201件。

11

165.制定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工作方案,接续推进“百村示范、千村整治”,进一步深化农村“厕所革命”,做好污水治理、垃圾分类工作。

与市农业农村局等单位共同制定并印发了《2021年北京市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方案》,作为指导今年工作的依据。

公厕改造提升方面,一是会同市农业农村局制定并印发了《关于深化“厕所革命”进一步提升农村公厕建设管理水平的函》,印发了《深化“厕所革命”因地制宜推动农村公厕达标改造工作方案》,明确农村公厕管理的责任、规划布局、运行管护机制、运行管护经费、运行管护要求。二是督促涉农区开展公厕自查,各区已累计自查4761座,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已全部进行整改。三是启动农村公厕市级专项检查, 目前已完成780公厕的抽查,发现的问题已转交属地整改。四是28座农村公厕达标改造、351座农村公厕697处无障碍设施改造任务,目前已全部完成。

垃圾治理方面,一是建立小卫星监测大型垃圾堆放点处置工作机制。每季度将小卫星监测到的大型垃圾堆放点通报各区,督促整改,并将相关检查情况纳入首环办考核。二是加强统筹规划,完善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处置体系。加大日常检查力度,每月实地检查不少于120个行政村,全市行政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分类收运处置体系基本实现全覆盖。1.建立小卫星监测大型垃圾堆放点处置工作机制。每季度将小卫星监测到的大型垃圾堆放点通报各区,督促整改,并将相关检查情况纳入首环办考核。2.加强统筹规划,完善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处置体系。加大日常检查力度,每月实地检查不少于120个行政村,全市行政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分类收运处置体系基本实现全覆盖。

12

180.推动出台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开工建设中轴线南段二期工程,加快钟楼和正阳门箭楼文物保护修缮。加快中轴线文物腾退,做好非文物建筑拆除后环境整治,提升环境风貌。

钟鼓楼紧邻地区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已经市政府批准列入2021年度首都环境建设市级重点项目,钟鼓楼紧邻地区环境综合整治项目的部分区域已开工。

13

208.落实首都市民卫生健康公约,扎实推进爱国卫生创建、除“四害”、社区村庄清洁、重点场所环境提升、“健康北京我行动”、爱国卫生宣传等6大专项行动,引导市民形成健康文明生活方式。

1.2021年,全市背街小巷环境精细化整治提升任务已完成1385条。

2.积极推进农村公厕达标改造。351座涉农区公厕697处无障碍设施改造及28座农村公厕达标改造任务,已全部完成,完工率100%。

3.《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实施以来,家庭厨余垃圾分出率从约1.5%上升到目前的19.4%,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从13.2%上升到目前的37.5%。

 

14

241.大力推进韧性城市建设,加强水、电、油、气、粮食等战略资源应急储备和调度,编制应急物资储备目录、数量及标准,推进应急物资共用共享平台等项目建设。统筹推进怀柔科学城、城市副中心及“回天”、城南等重大能源配套设施工程和天津南港LNG应急储备等重点燃气项目建设,实现唐山LNG接收站应急调峰保障工程建成投产。

电力煤炭方面:怀柔科学城配套科学城东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已完成工程总量的30%。回、天地区上坡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变电土建工程已完成总量的90%,;歇甲庄110千伏变电工程已完成工程总量的30%;农学院110千伏变电工程完成工程总量的15%。城南地区长安(良乡南)220千伏输变电工程完成工程总量5%;副中心地区梨园220千伏输变电工程已取得新的多规合一意见,正在办理钉桩、规划选址意见书。

燃气方面:天津南港LNG应急储备项目于202019日取得国家发展改革委核准批复。一阶段储罐工程:20203月开工建设,四座储罐完成顶升,累计完成54.92%。二阶段储罐工程:20215月开工建设,累计完成13.06%。接收站工程:接收站2021年3月开工建设,累计完成29.62%。码头工程2021年4月开工建设,累计完42.51%。外输管道2020年8月开工建设,累计完成线路段焊接204.72公里,完成焊接94.24%。

城南末站于2021年9月18日取得建筑工程施工许可,项目全面开工建设,目前正在开展围墙、临时道路、燃气工艺及房屋建筑物基础施工,整体完成15%。

唐山LNG 接收站应急调峰工程已投入运行,且已接收两船LNG,储备量达到1.8亿立方米,做好了采暖季应急供气准备。

供热方面:城市副中心6#能源站一期主体工程建设、验收完成,已投入运行。10月28日已启动供热系统调试,供热面积约23万平方米。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