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重点工作

2021年市政府重点工作进展情况

日期: 2021-09-30 11:00
字体大小 |打印

 第一部分   市政府工作报告重点任务

序号

任务表述

前三季度进展情况

1

83.建设标准化的城市基础信息编码体系,打造“时空一张图”数字底座。统筹开展全市智能化监测感知终端的建设管理,试点推进智慧杆塔等城市感知底座建设,联网整合视频感知设备,加快形成万物互联的城市大脑感知网络。

开展城市管理领域感知体系调研与设计,征求相关行业企业的意见建议,形成《北京市城市运行感知体系建设方案》,84日向主管市领导进行专题汇报。928日,提请市政府专题审议《北京市城市运行感知体系建设方案》。

2

84.完善市级大数据平台,以城市事件为牵引,统筹管理网格,统一城市运行事项清单,在城市管理、应急指挥、综合执法等领域,构建市、区、街、居四级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应用体系。

城市管理大数据平台和网格化城市管理平台建设方案经市政府审议通过,已与空间操作系统、北京市综合办公平台2.0完成对接,对上述2个方案进行完善,正在提请市经济信息化局进行技术评审。

完成城管执法大数据平台主体功能研发,新一代城管通终端及勤务报备、综合巡查系统执法检查APP等功能上线应用,简易处罚等功能正在试用,其它功能正在调试。完成市级平台机房改造、指挥中心功能区建设等工作,与13个区完成市区街三级视频指挥调度对接。

3

86.启动教育、医疗行业云建设,支持在线疾病咨询、远程诊疗、云课堂等新模式,发展智慧交通、智慧市政、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养老、智慧旅游、智慧广电。

持续推进本市智能化供热相关工作,《北京市推进智能化供热综合工作方案》于8月底提请市政府专题审议,梳理出2021年智能化供热试点示范项目,对项目实施单位开展培训,提出改造要求,正在细化改造方案,提前做好本采暖季的供热保障。

4

87.提升就业、社保、社区服务等民生领域智能化服务水平,开展社保、公积金、社会救助、积分落户、网上信访、保障房申请等民生服务系统智慧化升级,构建全市统一就业创业公共服务平台,向大学生、残疾人、农民工等提供职业培训、就业辅导等线上服务。拓展“北京通”APP等政务服务移动端应用的广度和深度,实现失业保险申领、住房公积金提取、职业资格认定线上线下一体化办理。大力推广居民室内水、电、气、热的智能化调节,推广智能缴费。解决好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的“数字鸿沟”问题。

起草《北京市“多表合一”工作推广方案》,多次组织专家对《方案》内容进行修改完善;结合对电力、热力、燃气、自来水4家企业的调研,编制《综合能源多表合一远传抄表监测系统》(北京市地方标准),拟向市场监管部门申报立项。

目前,《北京市推进智能化供热综合工作方案》于8月底提请市政府专题审议,梳理出2021年智能化供热试点示范项目,对项目实施单位开展培训,提出改造要求,正在细化改造方案,提前做好本采暖季的供热保障。

5

90.分类推进背街小巷环境精细化整治提升,打造200条精品街巷。

2021年,全市计划实施整治提升的1385条背街小巷已全部启动,完工935条;在打造200条精品街巷中,已有149条完工,51条在施。

6

106.落实首都功能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行动计划,编制建筑高度管控、中轴线申遗等专项规划,强化长安街沿线、天安门广场及周边等重点地区环境整治。

已完成。

结合建党百年庆祝活动服务保障工作,我委组织属地政府及相关单位对天安门广场及周边地区开展环境综合整治提升。庆祝活动前,抓好长安街(国贸桥—新兴桥段)沿线市容景观日常巡查,组织属地政府及权属单位就发现问题进行梳理整改,同步完成东单体育中心建筑物外立面整治提升及西单文化广场环境整治提升任务。

7

138.推进能源结构调整和交通、建筑等重点领域节能,提高绿色能源比重。执行第五部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根据本市双碳工作推进要求,调整“北京市十四五时期供热发展建设规划”中的相关内容,并与发改、生态环境领域相关规划进行对接,形成《北京市十四五时期供热发展建设规划(征求意见稿)》,先后2次向各区及相关部门征询意见,正在按照收集的意见建议对“规划”进行完善。

8

141.严格落实全域全过程扬尘管控,用好智能化扬尘视频监管平台,提升各类道路清扫保洁水平,动态监管各类裸地,有效管控渣土车遗撒,力争实现降尘量继续下降。

1.施工扬尘管控方面。严格落实施工现场“六个百分百”扬尘防治要求,累计查处施工类违法行为2.2万余起;对施工工地开展视频巡查5.1万次,发现并整改问题212起。

2.提高道路清扫保洁标准。推动机械化作业向背街小巷延伸,扩大“冲扫洗收”新工艺作业覆盖面积,城市道路新工艺作业率达到94%以上;推广背街小巷机械化清扫保洁作业,2058条背街小巷机械化作业率99%

3.扩大道路尘土残存量检测范围。将城市道路检测扩大至二级道路范围,指导各区开展道路尘土残存量自测。1-8月共监测一级道路912条、二级道路288条,一级道路检测均值10.6/平方米、二级道路均值19.2/平方米;指导各区开展区级监测,市、区两级监测体系基本建立。

4.开展建筑垃圾违规运输专项整治。以重点区域、点位、道路为核心,联合多部门打击违法运输消纳行为。全年开展督导检查35次、联合执法1371次,移送违规线索3447处,核实处理3148处,查处违规行为6976起,打掉“黑消纳场”3处。目前,本市合规的建筑垃圾准运车辆1.58万台,较2020年底提高30%

9

154.开展网格化城市管理分级分类试点,优化问题处置流程,推动设施“二维码”与网格化管理系统对接,强化街区精细化管理。

印发《公共设施二维码管理系统与网格管理平台对接试点工作方案》,在东城区、西城区开展试点,网格平台与公共服务设施二维码管理系统完成对接,进一步细化工作标准、流程及技术调整等。开展网格化城市管理分级分类试点,计划在长安街国贸桥至新兴桥之间进行试点,在对部分区进行调研基础上已形成初步方案。

10

155.深入实施生活垃圾管理和物业管理条例,以居民家庭和社会单位为重点,持续深化生活垃圾分类减量,探索实行非居民垃圾投放计量收费管理,新建提升生活垃圾分类驿站600座,大力推进可回收物体系规范升级,促进垃圾分类和资源回收“两网融合”。

完成600座生活垃圾分类驿站的新建与改造并同步启用,我委逐一进行现场核验。每月通报垃圾分类问题有效投诉数量前20名的街道(乡镇)并进行挂牌督办,结果纳入区级生活垃圾分类月度考核,已开展8个月度的通报治理,覆盖15个区的84个街道乡镇,涉及问题诉求9305件。

我委会同相关部门起草《北京市非居民厨余垃圾计量收费管理实施方案》,市政府已审议通过,先后印发《关于印发北京市非居民厨余垃圾计量收费管理实施方案的通知》《关于调整本市非居民厨余垃圾处理费有关事项的通知》《关于加强本市非居民厨余垃圾计量收费管理工作的通知》,计量工作自202191日实施,收费工作自930日起实施,各区正在对相关工作进行部署。

11

165.制定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工作方案,接续推进“百村示范、千村整治”,进一步深化农村“厕所革命”,做好污水治理、垃圾分类工作。

公厕改造提升方面,一是会同市农业农村局印发《关于深化“厕所革命”进一步提升农村公厕建设管理水平的函》,细化农村公厕的管理职责、规划布局、运行管护机制及运行管护经费等内容;二是督促涉农区开展公厕自查,累计自查农村地区公厕3949座,发现问题立行立改;三是启动农村公厕市级专项检查,5-9月间共抽查520座农村公厕的运行管护情况;四是全面完成28座农村公厕的达标改造。

垃圾治理方面,一是建立小卫星监测大型垃圾堆放点处置工作机制,每季度将小卫星监测发现的大型垃圾堆放点通报各区,抓好问题整改,检查情况纳入首都城市环境建设考核范围;二是《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指引》近期将印发实施,定期对农村垃圾分类、厨余垃圾、农业废弃物协同资源化利用情况进行检查,每月检查不少于120个行政村,年底前99%的行政村生活垃圾将得到有效处理;三是2214处拆迁腾退产生的建筑垃圾积存点已清理完毕。

12

180.推动出台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开工建设中轴线南段二期工程,加快钟楼和正阳门箭楼文物保护修缮。加快中轴线文物腾退,做好非文物建筑拆除后环境整治,提升环境风貌。

钟鼓楼紧邻地区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已经市政府批准,纳入2021年度首都环境建设市级重点项目,其中:西城区已经进入公共空间(含第五立面)设施拆除、消隐入户阶段;东城区继续深化设计方案。

13

208.落实首都市民卫生健康公约,扎实推进爱国卫生创建、除“四害”、社区村庄清洁、重点场所环境提升、“健康北京我行动”、爱国卫生宣传等6大专项行动,引导市民形成健康文明生活方式。

2021年,全市背街小巷环境精细化整治提升任务计划完成1385条,截至目前已全部启动实施,其中完工958条。积极推进农村公厕达标改造,28座农村公厕达标改造任务已全部完成。全市家庭厨余垃圾分出率为19%,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37.5%,稳定在35%以上。

14

241.大力推进韧性城市建设,加强水、电、油、气、粮食等战略资源应急储备和调度,编制应急物资储备目录、数量及标准,推进应急物资共用共享平台等项目建设。统筹推进怀柔科学城、城市副中心及“回天”、城南等重大能源配套设施工程和天津南港LNG应急储备等重点燃气项目建设,实现唐山LNG接收站应急调峰保障工程建成投产。

目前,由市液化气公司承储的市级液化石油气应急储备,前三季度未使用;唐山LNG项目当前储气量0.9亿立方米。

天津南港LNG应急储备项目外输管线焊接完成90%,一期储罐工程完成51%、二期储罐工程完成9%、三期储罐工程完成桩基施工,接收站工程完成24%,码头工程完成27%。城南末站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工艺部分已进场施工。唐山LNG接收站应急调峰保障工程投产,93日接收第一船进口LNG

怀柔科学城配套科学城东110kV输变电工程正在进行变电站主体及隧道、架空线路施工。回天地区中的上坡110kV输变电工程变电土建工程完成总量的80%;歇甲庄110kV输变电工程完成工程总量的15%;农学院110kV输变电工程已于8月开工。城南地区长安(良乡南)220kV输变电工程主厂房正在基础施工。梨园220kV输变电工程建正在开展规划变更。

城市副中心6#能源站一期工程完成蓄能水池内工艺管线及补水器施工;完成地源热泵主机供冷调试并运行;蓄能水池内充灌软化水约2万吨,启动蓄能水池无负荷调试。

15

243.做好通讯、交通物流、市政能源等生命线工程的安全保障。完善城市管网系统,健全地下管线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机制,实施年度地下管线消隐计划。

1.抓好《关于进一步优化实施地下管线消隐工程计划项目审批工作的意见》的落实,消隐工程审批时限从115个工作日压缩至37个,提高审批效率。

2.年度地下管线自身结构性消隐项目1776项、215.4公里。截至目前,完工484项,在施消隐199项,1093项工程正在办理前期手续。

16

244.完成建筑施工、市政等10个重点行业领域城市安全风险评估。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聚焦3个专题、危险化学品专项整治等9个重点行业领域,加强隐患排查治理和安全风险防控,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

1.按季度召开安全形势分析会,开展风险会商研判,印发季度安全形势分析要点,部署推进城市安全风险评估和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坚决遏制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并提出具体要求。

2.推进3座车用加气站风险评估,对车用加气站风险评估、风险控制措施等进行审查并录入系统。开展市属国有企业风险源审核。制定委自然灾害风险普查工作方案并抓好落实,配合完成非管道天然气站点设施的提供。

3.落实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紧盯目标任务和问题隐患“两个清单”,推进电力、燃气、供热、环卫、加气站等领域各项任务,上账63项事故隐患,已完成整改34项。

4.召开压减事故专题会,研究制定我委的压减事故方案。

17

270.深化综合执法体制改革,梳理城市执法高频事项,厘清监管和执法边界,规范执法程序和行为,提升执法效率和监管水平。

一是梳理基层综合执法不规范问题,起草进一步加强北京市基层综合执法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二是对完成2019-2020年全市城管高频执法工作情况的报告,对高频执法事项进行分析;定期监测相关执法数据并通报,纳入考核。三是梳理新实施的《行政处罚法》《北京市户外广告设施、牌匾标识和标语宣传品设置管理条例》,印发指导意见,细化执法流程、裁量基准,调整完善职权清单,指导基层单位抓好实施。四是印发《北京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分类分级执法工作管理规定(试行)》,优化执法检查方式,规范执法行为,服务优化营商环境。


第二部分   重要民生实事项目

任务表述

前三季度进展情况

20.持续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新建和改造提升600座生活垃圾分类驿站,促进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

已完成。

截至920日,组织各区完成600座生活垃圾分类驿站的新建与改造并同步启用,我委也将对上述分类驿站逐一进行现场核验,确保建成(或改造)后的分类驿站正常运转,为居民提供分类投放设施,宣传垃圾分类知识,提高垃圾分类正确投放率,促进可回收物应分尽分、应收尽收,减少家庭垃圾产生量和提高资源化利用水平。

21.深化文明城区创建,继续开展背街小巷环境精细化整治提升,围绕“十无五好”加大街巷整治创建力度在城六区和通州区打造200条精品街巷,改善群众身边居住环境。

抓好《2021年背街小巷环境精细化整治提升工作实施方案》的实施,200条精品街巷完成环境问题排查后整治提升工作随即启动,已有149条完工,51条进入实施阶段。

24.补建80条无灯路段路灯,解决市民群众夜晚出行照明问题。

80条无灯路路灯建设中,53条道路的路灯已亮灯,25条道路的路灯处于施工接电环节(11条接电、14条施工),2条道路的路灯正在加紧推进前期工作。此外,另有87条无灯路完成路灯建设并亮灯运行。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