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重点工作

2020年度1-8月绩效任务进展情况

日期: 2020-09-01 10:05
字体大小 |打印

序号

年度任务

任务目标

1-8月进展情况

1

做好本单位疫情防控工作,确保不发生聚集性疫情。

做好本单位疫情防控工作,确保不发生聚集性疫情。

  做好本单位离返京人员统计报送、滞留湖北地区人员有序返京、干部职工境外亲属回京报告、新发地疫情相关人员摸排及核酸检测、防疫政策宣传教育等工作,截至目前未发生聚集性疫情,取得全委“零感染”“零密接”的防控成果。

2

落实《关于加快培育壮大新业态新模式促进北京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相关工作。

完成“新基建、新场景、新消费”相关工作年度任务目标。

  新基建方面。累计受理5G基站接电报装申请645个,完成送电487个。累计建成充电桩21.55万个,保障不同领域电动汽车充电需求;推广充换兼容出租车1万辆,建成充换电站122座。

  新场景方面。职责目录253项、数据目录256项完成“上链”,18个系统接入领导驾驶舱,22个信息系统“交钥匙”;探索红外线自动开盖、智能检测垃圾桶满溢、桶站高效除臭、垃圾桶身份智能识别等新技术应用;完成东城、石景山2区网格中心视频测试点位梳理、网格系统接口和视频网格员的流程确认;多杆合一治理中,中关村西区完成土建工程,正在进行电气安装;CBD区域已进场施工。

  新消费方面。编制《北京市商业街区店铺招牌设置管理规范(试行)》并通过专家评审,已报请主管市领导审定并拟提请市政府专题会议研究。

3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

1.我委与市农业农村局等单位共同印发年度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安排。

2.推动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累计创建1500个垃圾分类示范村,基本完成162处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治理,99%的行政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处理;年内达标改造农村公厕755座,全市90%以上的行政村公共卫生厕所达到三类以上标准;指导相关区完成396个城乡结合部农村地区村庄垃圾治理、公厕改造任务。

  与市农业农村局等单位共同印发《2020年北京市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方案》,组织涉农区城市管理委抓好相关工作的落实,其中:

    162处非正规堆放点整治累计销账149处,治理完成的10处正在准备销账申报材料,3处治理工作正在推进中。

    20182019年垃圾分类示范村创建工作已完成;2020年创建的1000个示范村已完成596个。每月对100个行政村的生活垃圾日常运行情况进行检查。

  755座公厕达标改造任务中完工682座;城乡结合部整治村任务中的310座公厕达标改造任务已完工239座。

4

推进冬奥会环境整治工作,启动延庆奥运环境整治一期工程、海淀五棵松场馆区域、奥运进京联络线门头沟段环境整治工程和中轴线夜景照明设计。

1.延庆区冬奥会环境建设项目(一期)工程完成60%;海淀区五棵松场馆周边环境整治提升项目完成80%;启动六环路门头沟段沿线景观提升一期工程。

2.编制中轴线景观照明提升方案初稿。

    1.延庆区冬奥会环境建设项目(一期)工程完成30%,海淀区五棵松场馆周边区域整治提升工程正在进行施工招标,六环路门头沟段沿线景观提升一期工程正在开展招标准备。

    2.根据前一阶段的实地调研情况初步确定中轴线景观照明提升方案思路,正在对范围节点、方法措施等内容进行深化。

5

制定实施背街小巷环境精细化治理三年行动计划,继续实施背街小巷环境整治提升工程,在城六区和通州区打造200条示范背街小巷。

1.印发新一轮背街小巷整治提升计划,提出背街小巷整治提升工作目标与要求。

2.完成本年度200条背街小巷的整治提升工作。

  经市委市政府同意,2020217日联合首都精神文明办、市规划自然资源委印发《背街小巷环境精细化整治提升三年(2020-2022年)行动方案》,确定今后3年的整治工作。截至8月底,城六区及通州区200条背街小巷中有71条完成整治提升。

6

以落实七有”“五性监测评价指标体系为主线,发挥12345市民服务热线和网格化城市管理平台作用,建立热线+网格为民服务模式,推动主动治理、未诉先办。

印发《北京市关于建立“热线+网格”为民服务模式的工作方案》,在部分区开展试点,为推广到各区奠定基础。

  编制《关于建立“热线+网格”为民服务模式的指导意见》并按照相关单位的意见建议进行修改、完善;先后到西城区、朝阳区、顺义区、大兴区网格化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调研,听取基层单位的意见建议,为下一步工作开展奠定基础。

7

开展无灯道路排查,完成80条无灯道路路灯建设,方便群众夜晚出行。

80条无灯路完成路灯建设并亮灯运行。

  截至目前,23条道路路灯已亮灯;24条道路的路灯建设进入施工阶段;33条道路路灯建设处于项目招标阶段,预计9月底前全部开工。

8

实现扬尘视频监管平台共享。

组织对全市建筑垃圾资源化消纳场、资源化利用设施100%安装远程视频监控设备,将数据信号统一接入施工工地扬尘视频监管平台。

    111座具备安装条件的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设施和消纳场所均已安装视频监控系统,其中,109座处置设施及消纳场的信号接入施工工地扬尘视频监管平台。

9

实施新修改的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发挥党政机关和社会单位强制分类带头作用,引导和督促市民积极参与垃圾分类,推动垃圾源头减量。完善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体系,在全市90%的街道乡镇开展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创建。

对开展垃圾分类的党政机关、社会单位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建立台账。

    2.开展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创建的街道乡镇数量达到90%
    3.《条例》5月份正式实施后至年底,家庭厨余垃圾日均分出量比2019年同期增长70%
    4.配合市人大做好新修改的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的执法检查。
    5.结合垃圾分类工作开展情况做好宣传报道。

    1.对全市党政机关、社会单位和居住小区垃圾分类情况进行检查并通报检查情况,转交属地政府进行整改。

    2.持续抓好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创建工作进展,对109个街道(乡镇)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责任人基础信息完成普查,指导各区编制完成示范片区创建方案,创建工作有序推进。

    3.721日至820日,家庭厨余垃圾日均分出量2731.5吨,分出率12.82%,环比7月份增长69.13%,各区家庭厨余垃圾分出率均超过10%8月下旬,家庭厨余垃圾分出量稳定在3700/天。

4.制定生活垃圾分类专项执法检查工作方案,健全生活垃圾分类法治保障机制,制定了《北京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法治保障方案》。

    5.持续做好垃圾分类宣传报道,发布信息92.5万条;主要领导2次在《市民对话一把手》节目中座谈垃圾分类工作;举办新闻发布会、新闻通气会6场;与北京电视台联合推出垃圾分类专题报道节目,累计播出38期;在《北京晚报》刊登曝光文章13期。

10

加快推进垃圾处理设施建设。

房山循环经济产业园焚烧厂投运。

  焚烧厂主体工程进入收尾阶段,同步开展设备调试,10kV110kV系统调试及公用系统调试基本完成,预计9月底接收生活垃圾,启动渗沥液系统调试。

11

着眼提升保障水平,完善能源输送网络,提升能源应急储备能力,会同天津共同加快北京燃气天津南港LNG项目建设,力争实现储罐、外输管道、码头工程开工建设。

1.储罐工程:完成EPC及监理招标工作。一阶段四座储罐完成承台浇筑,开展外墙体浇筑。二阶段、三阶段共六座储罐基施工完成;2.码头工程:完成E+PC招标,达到桩基开工条件;3.外输管道工程:开工建设。

  天津南港LNG项目取得项目核准、环评批复、安全条件审查、外输管线规划等手续。20203月,一期工程储罐开工;目前总体进度完成22.5%810日,外输管线开工建设。

12

做好年度电力保障工作,一是推进农村电网设施提档升级,健全长效管护机制;二是持续推进冬奥配套电力设施建设。

1.修订完善农村“煤改电”相关保障方案,保障农村“煤改电”用户安全取暖过冬。
    2.首体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完成建设总量的75%

  结合2019-2020年采暖季期间电网整体运行情况,修订完善农村“煤改电”相关保障方案。

首体110千伏输变电工程的变电站主体已完成地下二层结构施工,正在开展变电站主体地下一层及外电源施工。

13

加快推进充电设施建设。

形成平原地区平均服务半径小于5公里的充电网络。核心区、城市副中心、三城一区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延庆赛区、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等重点区域充电设施平均服务半径小于0.9公里。

  建成充电桩约21.55万个,保障不同领域电动汽车充电需求,其中:私人自用充电桩16.18万个、公用领域充电桩2.81万个、单位内部充电桩1.86万个、专用领域充电桩0.7万个,基本形成全市平原地区充电服务半径小于5公里的公用充电网络体系。其中,核心区、城市副中心、“三城一区”、冬奥赛区、北京大兴机场等建成区域基本形成充电设施平均服务半径小于0.9公里。

14

严控新增用煤,煤炭消费总量保持在300万吨以内。

煤炭消费总量保持在300万吨以内。

  8个月,本市主要领域煤炭消费总量82.16万吨,其中:华能北京热电有限公司燃煤机组应急消耗42.01万吨、金隅集团2家水泥厂消耗22.15万吨、农村居民取暖用煤18万吨。

15

强化三地应急协调联席会议机制,逐步建立森林防火防汛等应急信息资源共享、应急抢险救援协同等工作协作机制,深化烟火爆竹、液化气罐等危化品综合管理协作机制。协同分析研判三地突发事件形势,重点推进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运营保障、冬奥会安保等京津冀应急救援协作重点任务落地。配合国家相关部门制定京津冀区域重特大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协同联动建设意见。

完成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周边供电、供气、供热突发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方案制定及应急救援队伍建设。

    2020727日印发《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大兴国际机场电气热应急服务保障工作方案》,建立大兴国际机场电气热应急保障组织机构,明确各成员单位职责分工,组建4支、共181人的电、气、热应急抢险队伍。

各专业抢险队伍24小时值守应急,人员、车辆、装备、物资全部落实,确保通信联络畅通,及时处置大兴国际机场周边的突发事件,做好协助处置大兴国际机场内部突发事故的准备。

16

承办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实施任务第61项工作。

完成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实施方案第61项任务2020年既定目标。

  北京城市副中心、丽泽金融商务区、怀柔科学城、大兴国际机场等区域建成综合管廊176.25公里。

17

承担“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5项。

完成承担的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任务5项。

  截至8月底,1530条背街小巷精细化整治提升任务已全部启动,完工613条。累计资源化处置建筑垃圾1173万吨,处置设施内规范暂存1919万吨。治理完成违规户外广告设施718块。东城区36条背街小巷15公里路灯、朝阳区21公里电力架空线入地工程进场施工;中心城区12公里通信架空线工程正在穿缆撤线,61公里通信管道工程在施。

18

推进本单位全面高效履职绩效管理工作。

根据本部门“三定”职责和承担的重点工作,科学确定目标、合理分解任务、建立推进工作机制,推动各项任务目标全面完成。

  此次暂不反馈。

19

做好年度市政府绩效管理专项考评工作。

落实《生活垃圾管理条例》考评工作,建立考评清单,简化考评方式,减轻基层负担。

  7月,印发《生活垃圾分类日常考核评价实施方案》,市垃圾分类工作推进指挥部监督检查组每日分赴各区进行抽查,每月检查全市至少400个居住小区,考核内容涉及5方面10项指标,设置家庭厨余垃圾分出率并作为加分指标,已完成78月的考核排名。

20

市委市政府交办的其他重点工作。

按照要求保质保量完成相关工作。

  此次暂不反馈。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