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新一轮背街小巷环境精细化整治提升三年行动的开局之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市领导多次作出指示批示,调度推进背街小巷环境精细化整治提升和架空线入地任务。各区、各部门坚持疫情防控和工作任务两手抓,细化任务方案,组织具体实施。上半年,两项工作总体平稳推进。
截至7月底,全市1530条背街小巷精细化整治提升任务全部启动,在施596条(完工256条),占总任务的39%;纳入市政府为民办实事工程的200条示范背街小巷,在施81条(完工30条),占总任务的40%。118公里电力、71公里路灯、128公里通信架空线入地工作完成路由选线和箱体选址,前期手续基本完成,在施43公里,占总任务的14%;18.5公里"多杆合一"、110处电力箱体"三化"、217条背街小巷"线平杆直"治理项目已全面启动。
一是注重与新版总规、核心区控规、街区更新等规划、政策对标对表,细化工作标准、规范和考核办法。
二是围绕重点工作,优先安排重点区域周边两项工作开展,改善区域整体环境风貌。
三是拓展环境治理内容,将学校、医院周边和无障碍设施建设等纳入整治提升范围,推进"多杆合一"、电力箱体"三化"、线平杆直治理,实现城市环境建设管理统筹推进。
一是与接诉即办工作紧密衔接,定期通报市民热线反映背街小巷环境问题,为整治提升提供靶向。
二是逐街逐巷逐路开展现场踏查,梳理架空线整治、停车管理、绿化不足等问题,制定个性化治理菜单。
三是推动背街小巷环境精细化整治提升由政府单向治理向多元主体协同共治转变,建立责任规划师制度,走街串巷征求意见建议,公示问策,精细制定治理方案。
一是发挥背街小巷环境整治提升议事协调机制及架空线入地专项整治工作联席会议作用,统筹推进工作开展。
二是全市街道工作和"吹哨报到"改革专班将背街小巷环境精细化整治提升和"多杆合一"工作纳入重点任务,每月调度;市疏整促专项办将两项工作纳入平台管理,每月通报进度和问题。
三是加强协同配合,牵头部门现场踏查,召开工作推进会,印发规范标准,加强检查指导;市级相关部门按照要求制定政策,指导推进工作。
一是注重背街小巷环境精细化整治提升与疫情防控工作相互促进,与垃圾分类、物业物管、文明行为促进等条例实施结合推进。
二是注重加强检查督导,认真落实"日巡、周查、月评、季点名"制度,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三是注重推进基层一线力量整合,探索建立以街巷长为统领的街巷管理体系,发动公众参加街巷环境治理,促进共建共治共享。
一是认真落实核心区控规。按照核心区控规要求,广泛征求社会单位和群众意见,进一步完善施工方案,围绕"一路一策""一街一策",精细组织实施,打造群众满意工程。
二是优先组织冬奥会冬残奥会场周边等重点区域背街小巷环境精细化整治提升和架空线入地,精细做好长安街两侧1公里范围内背街小巷环境精细化整治提升,突出地域风貌特色,杜绝占道经营。
三是进一步完善便民服务设施,围绕特色商业街区和背街小巷沿街商业,规范设置便民利民服务网点、非遗传承手工作坊,提升街巷活力,增加内涵特色,优化营商环境。
四是加强工作统筹,市城市管理委、首都文明办、市规划自然资源委继续发挥牵头作用,市级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围绕重难点问题跟进服务指导。各区细化实施方案,同步研究长效管理机制,加强成本管控。
五是加强背街小巷日常管理,与"吹哨报到"改革和接诉即办紧密结合,与疫情防控、生活垃圾分类、物业管理、文明行为促进等工作相衔接,统筹整合基层力量,调动多元主体参与,进一步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氛围。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
2020/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