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动态信息 > 媒体报道

养成分类习惯 还得再推一把

日期: 2020-09-07 19:30
字体大小 |打印

       编者按:

       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已满四个月,虽然全市厨余垃圾分出量大幅增长,但社区垃圾混投混运、垃圾桶破脏满冒等“最后一米”的短板仍然明显。今天起,本报梳理垃圾分类工作中的难点问题,介绍破解问题的经验,共同推动垃圾分类工作深入开展。

       本报记者 王天淇

       记者近日走访本市多个居住小区,发现许多居民虽然知道垃圾要分类,但在行动上还很难让人满意。垃圾分类从思想认同到形成行为习惯,还得社区与居民共同努力,为这场“习惯革命”再加一把劲儿。

       现象:

       “混投没人管,就没了心气儿”

       上周六下午4点,记者在顺义区滨河第一社区蹲守了半个小时。这里虽然是个老旧小区,但桶站配置还算整齐。在其中一组由绿桶和灰桶组成的桶站处,记者却看到,一个原本应盖着桶盖隔绝异味的绿色厨余垃圾桶敞着口,桶里根本不见剩菜剩饭、果皮菜叶等厨余垃圾的身影,反而是已经堆了多半桶高的“混合垃圾”。

       小区居民孙阿姨告诉记者,“有人看着的时候大家就注意点儿,没人看着的时候好多人都随便扔。”孙阿姨说,即便是在早上有指导员守桶的时间段内,很多人也只拿着一个垃圾袋,所有垃圾都混在里边,“一看就知道没分类。”

       类似的情况在海淀区西三环北路105号院里也十分常见。居民陈女士告诉记者:“其实我家里快递纸箱、矿泉水瓶这类可回收物还挺多的,我也很愿意分类,但看到混投没人管,就没了心气儿。”陈女士说。

       社区办法:

       桶站配置到位 上门指导分类

       让居民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先从硬件方面为居民参与垃圾分类打好基础,才能更顺畅地开展后续宣传工作。这是西城区月坛街道南沙沟社区在垃圾分类工作中的经验。

       全市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后,南沙沟社区建成月坛街道首个生活垃圾分类驿站,虽然占地面积只有25平方米,但功能却很齐全。刚走进驿站,语音提示系统就识别出访客到来,自动播报语音提醒居民正确投放垃圾。驿站内设置了各类可回收物回收筐和货架、有害垃圾收集箱、厨余垃圾收集箱等,还有专门的称重区、洗手池等。“生活垃圾分类驿站可以实现全天候的专人值守,这样除了早晚两个小时有指导员在桶前值守外,其他时间段居民来扔垃圾也可以获得指导、积分等。社区下了大力气,居民也会积极参与。”月坛街道城市管理办公室相关负责人殷雪蒙告诉记者。

       郭秀茹告诉记者,南沙沟社区共有380户居民,目前已经百分之百完成了垃圾分类入户宣传,“我们还给每家都发了厨余垃圾袋、其他垃圾袋和一个专门装可回收物的大布袋,先给大家把分类的家伙什儿配齐。另外物业公司每天会对每组垃圾桶进行不少于6次的巡视保洁,确保垃圾及时清运。”

       延庆区百泉街道莲花苑社区垃圾桶上方,白色监控探头最近引起了大家的注意。“新版条例实施后,我们专门安装了这套AI监管督导系统,督促居民养成正确分类投放垃圾的习惯。”莲花苑社区党总支书记张龙介绍,AI监管督导系统前端配备了一个智能人脸摄像机,整套系统具有现场提示、投放留影、数据可视、后台排查甚至追踪等功能。“我们社区12位指导员每天早晚站岗4个小时,除此以外的其他时间段,就用这套AI监管督导系统代替人工管理,实现了宣传督导全时段、全区域覆盖。”

       在石景山区古城街道西路北社区,AI监管督导系统的作用发挥得更为彻底。社区书记关婷婷告诉记者,这套AI监管督导系统与社区每个单元门的门禁人脸识别系统相结合,“也就是说如果拍到某位居民没有进行垃圾分类而且屡次劝导不改的,我们就会追踪到户,直接上门重点指导。”这种全天候“盯桶”机制,正倒逼居民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

       居民经验:

       改变生活中的小习惯

       家住西城区月坛街道南沙沟社区蔡阿姨说,今年5月1日之后,她按照“两桶一袋”的分类原则又把家里的垃圾桶重新整合了一下。“厨房我就放一个厨余垃圾桶,在厨房门外头,靠墙根儿再放一个其他垃圾桶。”蔡阿姨说,做饭的时候,果皮菜叶、剩菜剩饭进厨余垃圾桶,塑料袋、小胶带、保鲜膜等进其他垃圾桶,因为两个垃圾桶离得近,所以就不会觉得太费事。

       至于客厅里,蔡阿姨也没有再单独设置其他垃圾桶,用的还是厨房门外的这一个。“平时要在客厅吃水果什么的,我就准备了几个小果盘,水果皮等厨余垃圾放一个盘子里,核桃皮、开心果壳、用过的纸巾等其他垃圾放一个盘子里,生活小习惯改一下,也不费事儿。”蔡阿姨说。

       来源:北极日报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