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民互动 > 在线访谈

我市召开《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实施进展情况新闻发布会

日期: 2021-01-06 10:52
字体大小 |打印

  近日,市城市管理委(首都环境建设管理办)组织召开2021年第一场《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下称《条例》)实施情况新闻发布会。市城市管理委介绍了2020年我市实施生活垃圾分类的实施进展的整体情况和下一阶段的工作安排。

  按照全市生活垃圾分类和物业管理推进大会的工作部署,北京市坚持以首善标准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抓紧抓实垃圾分类这件"关键小事",促进垃圾分类工作与疫情防控有机结合,党政机关带头,充分发动市民参与,探索形成了"注重立法先行、加强系统治理、突出党建引领、两个常态相结合、强化央地协同、坚持以人为本"六大特点的北京生活垃圾分类路径。

  八个月来,市指挥部召开调度会92次,制定"不得主动提供一次性用品目录"、"厨余垃圾分类质量不合格不收运暂行规定"等制度性文件60余项,指导工作开展。各区建立生活垃圾分类"一把手"负责制,由区委书记、区长带头,各部门主要领导牵总,统筹垃圾分类工作落实。经过八个月的艰苦奋战,市民践行新时尚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初步养成,家庭厨余分出率、垃圾减量率等重要指标快速提升,取得了初步成效,具体表现在七个方面:一是厨余垃圾"量率齐升"。聚焦"设桶、盯桶、管桶"三个关键环节,居民分类参与率逐步提升,厨余垃圾分出量从《条例》实施前的309吨/日增长至4248吨/日,增长了12.7倍,厨余垃圾分出率达到21.78%。加上餐饮服务单位厨余垃圾1861吨/日,全市厨余垃圾总体分出量6109吨/日(不含园林垃圾)。二是分类实施全链条提升。建立健全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理体系,大力开展"桶""车""站""楼""密闭式清洁站"805座,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设施建设的基本目标已全部完成。现有生活垃圾处理设施46座,总设计处理能力3.38万吨/日,基本满足我市分类处理需求。三是其他垃圾减量明显。通过推进源头减量,推行净菜上市、"光盘行动"、绿色包装、限制一次性用品使用等措施,促进厨余垃圾和可回收物的源头分类,以及源头减量措施不断深化,目前,进入到末端处理设施的其他垃圾量仅为1.53万吨/日,同比下降近35%。四是可回收物体系建设加快推进。朝阳、海淀、丰台、通州、顺义、房山区已选定再生资源分拣中心场址,并纳入分区规划。西城、石景山区的可回收物中转站已基本覆盖全区。截止到目前,全市可回收物分出量4024吨/日,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35%。五是社会动员持续深入。开展广泛宣传动员,通过广播电视、"敲门入户"、微信公众号、社区宣传栏等多种形式,宣传政策法规和分类知识,全市累计组织宣传活动50万余场。充分激发在职党员、青年团员、在校学生、离退休干部等各类群体的积极性,构建了广泛的社会动员体系。全市6700多个社区、村发布桶前值守项目,招募志愿者37万余人次,服务时长352万小时。对照"八个基本百分之百"的要求,推进示范小区、村创建工作,继第一批创建174个小区村之后,目前正在开展第二批创建,充分发挥典型引路作用,带动更多的居住小区、村积极参与。八个月来,垃圾分类社会动员成效明显,居民知晓率平均为94.85%,参与率74.12%,正确投放率69.38%。六是检查问题率持续下降。坚持问题导向,强化日常检查和通报机制,日汇总、周通报、月分析。每日汇总市民投诉热线、网络舆情等各方面反映问题,建立挂销账制度,倒逼整改。强化垃圾分类群众投诉集中区域、热点问题的分析,每月通报诉求前十的街、乡镇。八个月来,日常检查覆盖全市16区3207个居住小区,累计检查出点位问题4.18万个。检查发现的问题实行清单化管理,及时将问题点位、类型等具体信息,通报各区督促整改。截至目前,共下发整改通知69批691区次。同时建立了问题移送机制,累计移送"混装混运"问题线索至市城管执法局19批54个点位,各类问题均已按时整改反馈。执法检查单月问题率连续6个月环比下降。七是基层创新不断涌现。基层围绕"破袋难、开盖难、监督难"等具体问题,研制了"破袋神器",配置了开盖拉手、摄像监控、语音提示等,试点了"一户一码"、积分兑换等智能分类方式,创造了一批鲜活的经验做法,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方法模式。如:东城区探索了平房区"垃圾分类+不落地"模式。朝阳区探索了"党建引领居民自治"的呼北模式、"固定点位+流动点位、支部+社区+物业共同管理、垃圾不落地"的西店模式。昌平区与"爱分类"等公司合作,探索了市场化运行模式。在农村地区推广"辛庄模式"。门头沟区通过药用蚯蚓对厨余垃圾进行生物降解,探索了"陈家庄模式"。怀柔区怀北镇探索了"撤地箱、建驿站、户分类、镇收集、强考核"等分类模式,都取得了较好效果。

  我市垃圾分类工作初步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居民分类正确率还有待提高,源头减量还有较大上升空间,投放站点管理水平不均衡,下一步,北京市将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住建部《关于进一步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若干意见》,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以钉钉子精神持续抓好垃圾分类工作,以居民自主正确投放、桶站干净整洁、分类垃圾及时清运、完善可回收物体系建设为工作重点,推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不断深化拓展、巩固提升,践行生活垃圾分类新时尚。

  一是强化生活垃圾源头减量。聚焦重点行业和关键环节,持续从源头上促进垃圾减量,践行"光盘行动",加强厨余垃圾控水控杂和质量管控。商品销售、快递、电商平台等企业减少过度包装,禁止或限制部分一次性塑料制品生产、销售和使用。推行净菜上市,鼓励旧货交易。二是强化居民自主分类正确投放。进一步发挥社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优势,深入开展精准"敲门行动",通过桶站值守、"红黑榜"、积分奖励、城管进社区执法等多种措施,鼓励居民在家分好类,人人动手分,持续提升居民源头分类参与率和自主分类投放准确率。三是强化全品类全链条设施建设完善。坚持以服务促管理,提升全品类全链条设施设备承载能力。加快推进可回收物体系建设,促进可回收物应分尽分、应收尽收。因地制宜强化小区垃圾投放环节,如大件垃圾、装修垃圾暂存点、分类驿站、可回收物交投点基础设施建设,对于部分社区大件、装修垃圾投放点设置不规范的,督促整改落实,为市民提供方便友好的分类投放环境。四是提升收运环节运行管理水平。强化基础台账建设和合同管理,确保各品类生活垃圾流向清晰规范;强化生活垃圾收运资质管理,提升专业作业能力;强化生活垃圾投放点、收集点运行管理,合理规划收运时间和频次,确保垃圾日产日清,提升环境卫生友好水平。


微信图片_20210106105154.jpg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